【中国品牌总网行业资讯】贵阳4月15日专电(记者熊俊)湖南凤凰古城最近又火了,这个沈从文先生笔下淳朴、甜美的世外桃源终也难逃市场的“魔掌”。“凤凰古城门票涨价”“不少人其实不在乎门票是多少”等关键语句成为这几天的舆论焦点,暂且不论凤凰县领导“‘不在乎’论”是否成立,仅景区节前涨价一事就足以吸引众人围观。
纵观这几年,每到节假日临近,“涨价”就与旅游景区形影不离。从最初免费到动辄数百元,几年间的上涨速度之快令人结舌。或许不能单纯将景区涨价看做是敛财行为,或许管理部门是想增加收入以提高服务或改善基础设施。然而,笔者认为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涨价冲动在作怪。如果仅用从众心理来解释景区的行为似乎还不够,涨价不只是部分企业的行为,部分地方政府也参与其中,也许用“身份标签”解释更为恰当。
社会学的“标签理论”本来是用来界定个人身份及其行为的,意思大概是一个人被教师、亲戚、警察有“身份”的人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于是就逐渐自我修正,而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在景区涨价的“系列剧”中不难发现,各大景区争相攀比涨价,攀的是价格,比的是身价,大有“不涨价”就OUT的趋势,而且越有名的景区涨得越高。
古有云,物以稀为贵。中国人认为凡是好东西,应该值个好价钱。黄山涨价了,峨眉山也涨了,婺源涨了,凤凰也涨了……于是,票价高低似乎成为衡量“著名景区”的身份标签。只是市场经济终究讲求等价交换,要游客掏钱,能否值回票价还有待证实。单以涨价作为提升景区地位的做法实有不妥,一来没有合适的理由,让消费者和社会无法顺理成章地接受涨价,二来涨价的幅度也超过大多数人能够承受的范围。
单纯为身价而涨价,是不科学、不合理也不公平的做法,终究只会落得“里外不讨好”的悲惨结局。其实,随着生活慢慢变好,景区进行相应提价,相信消费者可以理解。但“价”要怎么涨?涨多少合适?什么时间涨?……一系列问题却不是简单地认为“涨或不涨”,需要管理部门和运营单位下工夫研究。当然,调查、研究、听证等程序一个都不能少且必须透明。
(责任编辑:乘日揽月)
http://www.35176.com/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