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贸易

       

   

手机厂商寻突围 涉足可穿戴设备 
(日期:2013/8/20 21:26:34)
  浏览人数:129

  

 

  【中国品牌总网行业资讯】 科幻电影中一些看似荒诞的情景,却成为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灵感来源,从谷歌的智能眼镜到苹果的iWatch,许多炫酷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有业内人士预测,可穿戴设备将是继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第三块“蓝海”市场,未来代替手机只是时间和技术问题。

  “蓝海”市场

  相比已经被模式化设计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则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穿戴智能设备相比其他移动设备不仅更加便携,在使用上也更加便捷,它几乎可以完全依靠人体的自然动作实现操作,比如通过眨眼进行拍照,挥手开启录音等。

  可穿戴智能设备方兴未艾,国际IT巨头已经在这一领域展开争夺,除了谷歌的智能眼镜和苹果的iWatch,索尼和三星也将分别在8月底和9月初推出各自的智能手表。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预测,2013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有可能超过120万块,营收3.7亿元。到2015年,智能手表的销量将增长20倍。

  国产手机厂商“试水”

  在国内,厂商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试水”才刚刚开始。盛大旗下果壳电子有限公司最近发布两款智能可穿戴设备,其中包括智能戒指GEAK魔戒与智能手表GEAKWatch,其中智能手表GEAKWatch尤为引起关注。它具有脱离手机独立运算、独立运行、独立联网的功能。其搭载安卓4.1操作系统,1.5英寸屏幕,可直接解码高清视频。同时引入WiFi模块,搭配蓝牙4.0技术,可直接联网,甚至还能够遥控手机摄像头进行遥控拍摄。

  除了国内的科技公司,传统手机厂商为寻求产品差异化,增加产品附加值,也开始尝试可穿戴设备。近日,宇龙酷派曝光了一款智能手表,该设备专为新一代酷派大观IV打造,称为CoolWatch,采用了金属材质,手表和手机连接后会显示一些常用信息。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还未成熟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毫无悬念,完全可以支持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而在另一些人士看来,这一轮可穿戴设备潮流的出现目前还只是个别企业的产品秀,远未形成产业。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表示,可穿戴的设备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配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挺复杂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电池的功耗,如果经常需要充电就会很麻烦。此外,芯片体积如何做得足够小,放到手表上还比较舒服。可穿戴设备的难题是产业链还没有成熟,就是更低功耗的芯片,芯片的个子非常小,能够集成到一块手表难度挺大的。真正大规模的商用可能还要假以时日。

(责任编辑:乘日揽月)

http://www.35176.com/shop/


CCTIME飞象网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国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划营销
 
 
 
 

版权所有:品牌总网 [www.PPZW.com] 闽ICP备20210094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