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贸易

       

   

手机市场山寨频出没 渠道混乱售前售后两重天 
(日期:2013/8/23 23:00:48)
  浏览人数:144

  

  【中国品牌总网行业资讯】 据中广网近日消息,广州南沙警方首次破获生产线上的手机制假案,查获假冒某品牌手机成品、半成品约1700台,涉案金额500万元以上。要知道,在全国肯定不止这样一个厂家,渠道混乱为山寨泛滥滋生温床。为此,相关部门亟需加强市场监管,建立责任认定的相关规定。同时,消费者也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机,提高甄别能力,出现纠纷时要积极维权。

  手机渠道市场乱象丛生

  目前手机市场结构趋向多样化。实体卖场、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成为了众多消费者购机渠道的选择。然而手机销售渠道鱼龙混杂,不少陷阱都在购机环节中出现,导致消费者购机时频“中枪”。

  在实体购买上,当下手机柜台与店铺遍及大街小巷。虽然消费者购买十分方便,但是实体商家良莠不齐,一些卖场价位偏高、或以促销、买赠和翻新机等方式欺骗消费者,并且目前市场上也充斥着一些商家所编织的销售幌子。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所谓的“港行、美版、欧版”手机,都是商家为了销售所打造的噱头。其实所有非“国行”的货源都应被统称为“水货”。在购买水货这点上不仅是手机市场,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面临“无质保”的问题。

  低廉价格使网购手机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可是由于品牌保障系数低,且不能即买即得,消费者网上购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有消费者周先生反映,今年8月6日网上购买手机时,商家告知保修期为一年,周先生上网用序列号查询保修期,发现保修时间只有半年。随后,周多次找店家理论,换了一部新手机。然而新手机保修期仍然缩水。对此该手机品牌客服介绍,该品牌手机保修期均为一年,一般从客户购买并开启机器前一天计算,周可能是遇到被售出使用过的机器。

  另外,高仿手机充斥着电视购物。当下手机是电视购物节目主角产品,但目前国内手机市场电视购物环境并却不容乐观。高仿手机大行其道,不少“山寨机”混杂在“正规军”行列,让人防不胜防,且消费者受到电视购物节目中“低廉的价格、强大的功能”的诱惑,使得很多消费者中计。此外,电视购物往往夸大了产品性能,消费者实际拿到手的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证。

  售后李鬼横行,用户维权难

  手机市场滥竽充数、以假乱真等现象不仅出现在购机环节。销售渠道的混乱导致售后李鬼横行,用户的体验大打折扣。消费者在维修售后问题上毫无话语权可言,只能处于“被宰”的地位。什么样故障能纳入保修范围,包保修期如何界定,手机的配件价和维修成本究竟多少,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维修中的盲点,手机售后维修已经成为手机市场发展的短板。

  “修比买贵”让人“伤不起”。近日,上海的朱先生花费884元购买了一部中兴U956手机,结果买4天后就花屏,找商家退换货,过程异常繁琐。最终经过反复折腾最终得以检测才换货成功。但换回来的同型号手机依旧仍不能正常使用。中兴售后告知,如果此部手机要正常使用,需要更换主板。可手机主板报价900元,加上人工就需要花费1000多元。手机维修费比手机要价还贵。

  手机厂商授权维修店高昂的维修价格让众用户不敢恭维,为了省钱,一些消费者不得不去非授权维修店维修。非手机厂商授权维修店的维修价格确实便宜不少,但消费者又很可能会陷入山寨配件冒充原装的陷阱。

  “以假乱真”,商家钻空逃避惩罚。由于手机维修的专业性,消费者大多难以鉴别手机配件质量以及是否正品,难免会遭遇配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据了解,一些私人维修店拿山寨手机配件当原装配件,或者暗中把手机的“小毛病”换成“大问题”是整个手机维修行业“公开的秘密”。而一旦通过这些非授权商家修理过的手机,再出现问题,即使找到真正的授权维修站,也会因为非授权维修而失去保修资格。

  监管护航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手机售后维修服务猫腻不断,手机售后维修盲点众多,售后服务无保障是消费者维权难的主要原因。用户常常遭遇“天价”收费、山寨配件冒充原装以及保修期缩水等情况。消费者无保障凸显行业空白,亟需要监管的保驾护航。

  首先,相关部门对手机维修行业监督制度的建设已势在必行,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尽快制定涉及手机销售渠道的考核指标及手机售后维修的各方标准,加强对手机售后服务的规范和监管,建立责任认定的相关规定,或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等,形成约束力。

  其次,之所以频频会出现“翻新机”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很多维修站并没有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维修站点采取“以换代修”,可掩饰技术不足带来的尴尬。因此厂商和销售商应该加强对维修点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维修技术过关。

  最后,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者也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进行维修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口碑好的、正规的维修店,提高甄别能力,同时,保管好相关票据,以便在此后出现纠纷时能够“有票可依、有据可寻”。同时,保管好相关票据,以便在此后出现纠纷时能够“有票可依,有据可寻”。

(责任编辑:乘日揽月)

http://www.35176.com/shop/


通信信息报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国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品牌策划营销
 
 
 
 

版权所有:品牌总网 [www.PPZW.com] 闽ICP备20210094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