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丰正在高兴地和记者谈他在“山西品牌中华行”的感受。记者 王晓华/摄
编者按:
“山西品牌中华行”经历了两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过了全国18个城市,走出了国门,走进了香港、澳门。两年的时间,山西品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高歌。通过“山西品牌中华行”,提高了山西的知名度,扩大了山西的海外影响,提高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深化了和国际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本次“山西品牌中华行”再到西安,是我省紧随国家“一带一路”的丝绸之路国家的新战略,借丝绸之路这个起点,借第十九届西洽会和首届丝绸之路博览会这个平台,山西品牌丝路行将从这里出发,通过丝路行扩大山西的海外影响,进一步构筑内陆的开放高地。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国家丝绸之路战略的起点,我们在起跑线上不能输,必须有与新的起点相符合的新思路,实现山西新的飞跃。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推进山西品牌建设,促进山西经济转型,请高人支招、用智库思维、让“山西品牌中华行”行得更远、走得更稳,记者在“山西品牌中华行”(西安站)采访了我国多位著名专家。
“山西品牌中华行”在全国独树一帜——访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
“‘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持续做了三年,我觉得山西抓到点子上了,今年又升格到省政府主办这项活动,在全国独树一帜。”5月22日,在“山西品牌中华行”(西安站)活动上,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认真地参观了山西展区,对“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竖起了大拇指。
我国现在的经济转变,凭借什么从低端的生产制造变成附加值高的经济?得靠品牌。我们许多部门、企业家重视技术,长期不重视品牌,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品牌高于技术。培育品牌,抓品牌工作,不能看成一件小事,而是促消费的大事,关系到民生和发展的大事。
艾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需要在深化、融合、创意这三个问题上下大功夫。首先是深化,只有深化这个活动,才可以真正改变经济面貌。“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应该深入研究一下山西经济的品牌战略应该如何做?今年的活动升级为省政府主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规格问题,是研究怎么做的时候了,要将每一次活动进行总结,研究如何更好地转到品牌战略上来。要把“山西品牌中华行”进行引深,这当中就有企业品牌存在什么问题,这些品牌问题怎么解决,要找到问题根源,然后开始解决。比如产业,从品牌战略来讲产业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山西产品的市场怎么解决。然后采取不仅是行的战略,比如有产业的重组、企业的重组等,这样经济更结实了,山西经济才能上去。谈到融合,艾丰说,中央“一带一路”发展就是融合发展。山西品牌要起来,就要融合别人的技术、融合别人的市场、融合别人的资金,融合别人的创意等,在融合方面要走在前面,就会成功,不能关上门回忆山西晋商的辉煌。
文化和经济结合是要靠创意的,创意在某些方面比创新范围还要广。艾丰建议山西企业家要壮大品牌,还需要大家一起找好的、新的创意。他说,“山西品牌中华行”就是很好的创意,他看到展区内有很多食品企业,肯定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和现在的需求、市场相结合、如何让产业进一步做大。他举例说,比如太谷饼好,光卖饼子能卖多少钱呢?几年之后就会面临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呢?不妨让食品企业形成集团军,做山西饼的总经销,有太谷饼、闻喜煮饼等,注册商标、规范发展、做连锁经营,产品丰富了,消费者来到店里就有了更多选择,这样既迎合了市场,也提高了产品的价值,销售额自然会增加上来。(记者 桑莉媛 刘业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