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故事连载《羊行天下》·恒源祥风雨历程(三十二)
|
公司名称: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 2010/8/2 |
|
|
就是在“难忘的1953年”,恒源祥各绒线字号以及沈莱舟先生参股经营的12家厂,大赚特赚,但染织厂依然不行,一度处于倒闭边缘,沈莱舟从其他厂家或店里赚来的钱,倒贴到了染织厂里,弄得他经济相当拮据。但染织厂是由沈莱舟先生夫人的一个亲戚经营的,开办之初便说好是为了帮助王家的亲属。于是沈莱舟对这家厂开也不是,关也不是,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1955年,沈莱舟应中共中央统战部及全国工商联之邀,到北京开会,他连续两次见到了刘少奇。当时的政治环境很宽松,沈先生带了夫人王敏珠以及最小的儿子沈光权一同前往。会议的安排也很宽松,据沈光权回忆,当时沈莱舟经常到北京的琉璃厂去闲逛淘宝。有一次他在琉璃厂看到了一只珐琅质的西洋座钟,是清宫里流出来的宝贝,非常精美,沈莱舟极为喜欢,店主开价600元人民币,沈莱舟带着夫人孩子去看了几次,斟酌再三,最终还是没有买下。沈莱舟毕生喜爱收藏,在收藏上舍得花钱,他曾收藏有400多幅字画,各种扇子、扇面多达2400把。但沈莱舟先生待人又非常慷慨,他曾在解放初时将自己珍藏的一棵翡翠白菜敬献给国家。而现在为了一口珐琅座钟却看了又看,舍不得花钱,可见其经济上的尴尬。因而当大合营时,他每年单单从一个裕民厂就能拿到几万元的定息,沈莱舟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一再对子女讲: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有财不长福,你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我年纪大了,是该享享清福了。
1955年秋天,当时的上海嵩山区有6家中小型绒线店,以同泰昌的周永华和杨建章为首,联合成立公私合营商店,这件事对沈莱舟触动很大。11月3日,他在报上又看到北京天坛商场公私合营的消息,像做生意一样,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商业系统公私大合营是大势所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个。于是他就以行业公会会长的身份,召集各区各店同仁商议大合营。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争议讨论,大家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在1956年1月1日实行全绒线行业的大合营。这一申请得到了政府同意。于是1月1日,在万象更新的这一天,上海绒线商店的全体同仁,在兴圣街集合,沈莱舟和一些店主还胸前插花走在前排,大家举着横幅标语,敲锣打鼓,到位于外滩的市人民政府报喜,这才引出了曹荻秋副市长接见及合影的佳话。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绒线业全行业大合营,带动了全市商业系统的大合营。1956年1月20日,上海全市商业系统,大到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小到街头的烟纸杂货、夫妻老婆小店,统统实行了公私大合营。全市工商业代表,在静安寺集合,然后手执红旗横幅,胸披彩带红花,敲锣打鼓,前往新落成的中苏友好大厦(今工业展览馆)开会。大会开幕,市工商联主任委员盛丕华向曹荻秋副市长送呈了由90高龄的工商界老前辈荣敬修先生亲笔书写的全市各行业公私合营申请书。顿时锣鼓喧天,欢声雷动……不管是是非非,这历史性的一幕由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们真实地纪录了下来。这色彩浓烈的一笔同样也镌刻在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
会后,曹荻秋副市长曾几次会见并宴请沈莱舟,并表扬他,说 |
|
|
中国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国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400-606-90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