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前必读:如何避开误区(1)  
(发布日期:2006/5/27 13:59:55)
  浏览人数:191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从国外引进多好的培训范本,到了中间管理层就是贯彻不下去。”企业决策者如是说;     
   “现在员工的素质真差。”中层管理人员反应;  
   “上面思路不明,他们生病了,却让我们吃药。”基层员工则埋怨道。    
中国企业培训成果的转化率一般都在20%左右,用心良苦的培训换来的是几乎所有人的不满,这究竟是谁的错?很多人理所当然地把这个矛头指向决策者、培训部、培训师。事实上,造成培训效果差强人意的原因深深地根植于整个企业系统之中:高层管理者,各部门经理,企业的激励制度,企业文化,企业组织架构与关系等,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企业的“培训文化”,企业在培训意识上的种种误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1.有钱时无时间,有时间时没钱  

    企业的培训时间是个瓶颈。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感觉:忙的时候有钱赚,没时间培训,闲的时候没钱赚,搞不起培训,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培训?国外很多大企业都建立了企业培训基金,构建了企业培训体系,确立了中长期的企业培训战略,将培训基金滚动积累,培训活动与企业业务周期形成动态配置。也就是说,培训费用专款专用,培训活动灵活安排,与业务淡旺季穿插进行,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培训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许多企业要么忽视培训,重视培训的又走入另外一个极端,把培训当成万能的,出现什么问题都拿培训“亡羊补牢”。例如公司里出现了一个投诉事故,可能是销售业绩下降,也可能是出现了什么经营危机,相关部门做整改方案时经常会说:“我们将加强培训……”。培训真的是解救企业的万能钥匙吗?非也,让培训承担起这种“不可承受之重”是相当不负责任的行为。须知培训可能解决“不能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不为的问题”。   

   3.人才流失,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样的情况在企业里应该能经常见到:辛辛苦苦培养的员工说走就走了,本来还很稳定的员工在培训之后反倒跳槽了。另外一种情况是,新来的员工需要培训,可是培训成本很高,试用期内员工可以随时辞职,培训费用谁来承担?培训好了就走,企业成了新兵训练营?管理者由此产生的愤怒和恐惧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绝不是放弃培训的借口。  

    培训还是不培训?不培训的成本肯定将更昂贵。如果不培训,人力就是成本,只有通过培训才可能变成人力资源。当然人也会流失,但他能够带走的只是个人学到的技能,而整个组织的文化和结构他是带不走的,而这些恰恰是通过培训可以塑造的。  
人才培训后的后续培训速度要和企业的发展速度协调,它就像汽车的两个轮子,任何一个转得过快都会使汽车偏离方向。管理者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并切实改善,相信会减少员工的流失。管理者要明白的是,培训并不是造成员工流失的原因。   

    4.“头轻脚重”,忽视高层管理者培训  

    许多企业只关注和重视基层员工的培训,却忽视了对管理层和决策层领导的培训。有一点必须认识到,管理层当中不少是从企业普通员工中提升上去的,他们从昔日的基层员工成长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他们的培训将更加重要。企业对高层管理者培训的恰当做法是组织领导者进行学习,将他们送到能产生职业企业家和经营者的训练基地,在决定企业经营方向、生产营销规划、分配制度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   

   5.方法不科学,培训效果事倍功半  

   重视培训,却不懂得如何科学地实施培训。许多企业的培训方案本身就不够科学这与我国目前的师资现状有关,一部分从企业中成长起来的培训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为企业做培训,但理论火候却有些不足,而另一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师,虽理论丰富却缺少实践。  

   目前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培训员讲,学员听,整个过程枯燥、效果也不好,许多培训讲师根本就分不清培训与教育的界限,员工很容易就丧失对培训的兴趣。企业培训应该是以学习和掌握既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国外现有的讨论式、学习式、讲演式、游戏式、案例分析、模块培训等方法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6.盲目跟风,什么时髦培训什么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最关键和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很多企业往往忽视了这项工作。做培训不进行需求分析,就不知道要培训什么内容,不能确定培训对象,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培训计划对某些企业来说只是一种摆设,他们只是单纯为计划而做计划,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做计划。   

    7.控制不当,效果适得其反  

    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或其他素质,如果鼓励员工参加培训的方式不当,反而会取得相反的效果,例如有的企业领导对员工说:“你去参加培训,回来我好重用你。”结果回来后受重用的进度稍微慢一点,这个员工就很可能离职了,这是培训所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如何避免呢?或许你可以换一种口气说:“我送你去培训是为了把你培养成一个多技能的人,使自己更有竞争优势。” 哪怕你真的要重用他。  

   还有就是让员工产生被逼着去接受培训的感觉。当一个成年人知道为什么要培训后,他会主动提出要参加培训,这时候的培训效果是最大化的。一个成年人可以被逼着坐在教室里,但是永远无法逼迫他去学习。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