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板参加内训的N个理由(2) 
(发布日期:2006/6/12 8:17:51)
  浏览人数:229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面对记者疑惑的眼神,潘反问记者,企业的基层员工多少天能看到企业领导者一次?他们是否对企业领导者的言行举止熟悉?他们是否认为企业领导者能自觉遵守他们自己制定的企业章程和规章制度? 

  潘表示,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的领导者与普通员工直接接触的机会都非常少,除了大会一般还是大会。由此,造成两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甚至是对对方的动作识别出现差错。企业领导参加员工的内训,则无疑是企业员工加深对企业领导人的感性认识和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继而对企业领导人、企业的管理甚至是企业的前景产生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可以说,领导人的行为准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其作用甚至比管理制度还大。

  因此,企业领导人如果能够在企业的内训中有一个比较良好的表现,则极有可能弥补管理艺术性不足的劣势,继而对提升管理水平,达成上下一致的价值趋同产生重大影响,潘表示。 

  唐山某机械企业的老总付德彪就是一个对任何一次企业内训都亲历亲为的人。每一次的企业内训,付都会拿着笔记本和笔,认真听课,并不时提出一些看法和问题。而且,每次都是提前到场,从不迟到。每次都会积极地完成讲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在他的感染下,该厂的员工自觉不自觉都养成了认真对待工作,从不迟到,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对此,付表示,我要求员工要做到的,都必须自己要做到。如此一来,付的行为对员工的感染力也就自不待言了。 

  中国南车集团的张金明也向记者介绍了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张在其同系统的另一家企业做考察时,恰遇上该企业搞内训,由于接待原因,该领导到内训场所时迟到了不到一分钟,这本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况且,迟到也是因为有事在身,可以理解。然而该领导却是主动要求受罚,说“迟到就是迟到,不能有任何借口”,现场做了20个俯卧撑。虽然该企业领导自己受了些;累,但他的这一举动,却使得“没有任何借口”深入人心,值啊,张向记者表示。

  选拔优秀人才 

  企业领导人亲自参加内训,还具有一定的人才选拔的作用,潘文富向记者表示。 

  由于企业领导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由于事务分工不一样,平时很难有机会直接接触。领导层对普通员工的能力不可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甚至于企业领导都不大可能认识下面的所有员工,由此,虽然企业都会有一套比较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但是,员工提升的决定权事实上还在该员工的直接上司手中。 

  而如果企业的管理层能够亲自参加企业的内训的话,这对基层的员工而言,无疑是个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专业水平以及精神风貌的机会。对于领导者而言,同样是寻找、选择符合自己价值标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优秀人才的一个良机。 

  中国南车集团的张金明也对记者表示,只要一有领导参加的内训或者其它专业性比较强的活动,下面的员工的积极性总是很高,发言也很是踊跃,生怕错过了任何一次向领导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其实,这样挺好,就员工而言,提供了一个向领导展示其才能,以期能够获得重用的机会,对企业领导而言,这样也可以使自己加深对员工的知识水平的认识,可以选拔出符合自己价值观而且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张金明继续表态道。 

  而现任河北唐山某机械厂销售经理的王贵民则就受益于此。王向记者介绍说,他之前是在唐山的一家国有的机械厂做销售,由于企业破产后,就来到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刚进去的时候,做的是底层的销售员,平时根本和总经理等高层领导照会不上。在一次企业关于销售的内训中,王对于销售员的流动管理、定价管理、销售对策等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系统看法,引起了当场的付总的高度关注。随后,王即被委以销售经理的重任,负责公司的全部销售事宜。 

  “要是没有这样的内训会,或者要是内训会上领导不在场,恐怕我现在还只是最底层的一个销售员啊”,王贵民如此感慨。 

  如今,王已经对该公司的销售方面的政策进行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规划,这令该企业总经理付总很欣赏,“如果我没有亲自参加内训会,而按常规选拔的话,估计至少要两三年后才能选上他啊。”“虽然说作为企业领导,不必事必躬亲,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自己亲自参与的好,比如这个企业内训”,付最后如此感慨。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