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也能挣钱时尚女孩狂卖“发泄果”
(发布日期:2008/4/29 9:49:00)
浏览人数:
235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聪明!吵架竟然吵出商机
“哗啦!”何丹茵茶几上的果篮被一巴掌掀翻在地,西红柿、橘子、草莓一股脑地扔在地上全摔了个稀巴烂。每次和男朋友吵架,何丹茵就拿水果出气。
“我就是要辞职,这份工作我干烦了!”何丹茵想回家结婚,可男朋友想让她请半个月假。两个人各说各理,何丹茵的脾气又上来了,拿起水果就要摔,男朋友突然大喊一句:“女侠,且慢!”说罢,只见他从旅行包里摸出五六个西红柿来,递到何丹茵的手中:“女侠请!这是我专门从厦门买回来给你摔的‘高档水果’,你只管使劲摔!”何丹茵一听更气了,把那几个西红柿连珠炮似的摔到男朋友的脚下!谁知,男朋友看着电视只是笑,根本不理睬她:“没摔够的话,捡起来接着摔!”何丹茵瞪大眼睛发现,这时,那些“西红柿”在光滑的地板上正慢慢地聚拢,不一会儿又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何丹茵捡起来又摔,没一会儿又完好如初:“你从哪里找来的这鬼东西啊?”
见何丹茵不生气了,男朋友这才说:“我前几天在厦门参加海峡旅游商品博览会看到的,叫‘发泄果’,当时那个台商在展览厅里摔它,就立即想到了你,所以我就买了几个回来,5元钱一个呢!”
2004年底,何丹茵不想再打工,决定开一家玩具店。可丈夫说:“现在的大街小巷,玩具店到处都是,生意不好做啊!我在玩具行业跑了这么多年业务还不清楚吗?除非能搞点新鲜的东西,或者开玩具大卖场、走批发经销路线,但那样的话成本至少要一二十万呢……”
刚结婚的何丹茵只剩下两三万元积蓄了,不开小店还能做啥生意呢?一天,她在家里看到那几个西红柿玩具,突发奇想:何不开一家“发泄玩具店”呢?她觉得,目前市场上的玩具不是哄小孩开心的,就是供成人打发时间的,却从未见过让人发泄、替人出气的玩具!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
大胆!勇做“发泄果”专卖店第一人
何丹茵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丈夫担心地说:“据我了解,现在国内好像还没有这种玩具的生产厂家……”何丹茵说:“你上次到厦门参加海峡旅游商品博览会时,不是见过有卖‘发泄果’的商家吗?”丈夫说:“可人家是从台湾过来的参展商呀,他们的工厂在台湾呢!”
没人生产,我们自己难道就不可以创新吗?她打电话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玩具厂家咨询,但打听了很多厂家都说没有生产这种玩具。渐渐地,她终于明白,那些厂家没有生产,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样生产或者用什么原材料生产,也有的说:“现在市场上还没出现过这种产品,不知道好不好卖……”尽管别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可她依然坚定“发泄果”是种不错的玩具。
不久,何丹茵回厦门,找到了海峡旅游商品博览会的主办方,通过他们找到了那个台湾参展商的联系电话。对方起先还以为何丹茵是大陆某玩具厂的代表呢,当得知她是一个普通打工妹、只想进一批货开家专卖店时,对方顿时兴趣大减:“从台湾发货到大陆,这点货不划算啊!如果你真感兴趣的话,我建议你在联系厂家,我们出技术,你再总经销。”
终于,何丹茵在电话里和那位台商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首先,她详细地了解到了“发泄果”的产品情况:它的英文名字是venting ball,最开始流行于英国,2004年前后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也非常畅销,这是一种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记忆性塑胶原料TPR制作而成的新型玩具产品,其“永远也摔不烂”、“摔成稀巴烂还能恢复原状”的神奇,全在于因为它里面充满了水,有了水其重量就大了,而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它就会因惯性而发生巨大变形,又由于它的表面是具有粘性和记忆功能的塑料橡胶,所以它变成各种形状之后依然可以很快恢复原状!何丹茵以前对这种“专业知识”从不感兴趣,可是现在自己打算在这行业创业,也许是信念的缘故,她竟然像听传奇故事一样,非常地入迷!
接下来,何丹茵开始马不停蹄地找生产厂家,那位台商为了支持她,事先将2000元“联络费”打进了她的账号。2005年6月,她终于在厦门市湖里区找到了一个愿意生产的厂家。然后,她立即打电话给那位台商张先生。谈判十分顺利,张先生对何丹茵大加赞赏:“你真不错,大胆、能干!”
面对大老板,何丹茵有些胆怯:“其实我也没帮你什么忙,只不过是做了一件牵线搭桥的事嘛,今后我进货,多给些优惠就行了……”谁知张先生连连摇头说:“No,No!你的理想太小了,我现在给你一个干大事情的机会!通过前几次的电话联系,以及这次你协助我和生产厂家谈判成功,我发觉你这个人非常热情、诚实,真的很不错,是搞市场的料,我决定由你来做我们这个‘发泄果’系列产品的全国总经销!”
何丹茵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但她也深深地知道,自己的担子非常沉重:第一年销售额是100万元。为此,她花了整整一周时间,详细撰写了一份销售市场拓展计划书。张先生看了计划书上数据、独到的见解和切实可行的营销技巧后,频频点头说:“很好!”
2005年7月底,何丹茵花2万元在厦门一个批发市场租了个档口。不久,第一批“发泄果”就从生产厂家陆续运到了她的批发档口。由于前期宣传较广,加上产品新鲜奇特,因此当天来她这里进货的个体户、小摊贩、商店主络绎不绝,店里的货几乎每天都顺利批发出去了!可是不到半个月,客户们纷纷反映说:“这种新产品目前很少人知道,销售不佳,而且批发价2.5元/个,销售价一般却只能定在3-5元/个,利润太低。”何丹茵立即意识到,自己不能只顾将产品批发给别人就了事了,而应该更多地关注终端销售市场,让“发泄果”真正地畅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地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