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下江山,还要抢得美人归
(发布日期:2008/5/8 15:31:10)
浏览人数:
384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下江山,还要抢得美人归
令目前家电厂商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是零售商门店主管的一些“小动作”,例如:对产品私自设立上架条件,收取过高的摊位装修费等等。“我相信这只是局部问题,零售商的高层是不支持或者不知情的,但这些情况确实在门店里客观存在。”某家电厂商负责人说。
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4年,以百思买为首的外资家电连锁商开始进入,国内的家电零售商在2004年开始集体发力扩大规模。“先有江山,而后才能有美人。所以当时国美的战略是规模第一,效益第二。”何阳青说道。在这场跑马圈地抢夺江山的混战中,最终剩下的两大赢家便是国美和苏宁。快速开店和收购,并不等于快速盈利,据悉,在国美的1000多家店中,只有三分之一在赢利,更多的店面是开一家赔一家。对单店经营水平的忽视,带来的后果便是店面数量在做加法,盈利能力却在做减法。
何阳青称国美下一步将把战略优先顺序从原来的“规模—发展—效益”,调整为“发展—效益—规模”。据介绍,通过精细化管理,以提升单店经营质量作为主要增长方式,这将是国美最重要的下一步。
制约精细化管理能否到位的重要一步,在于能否取消厂商促销员,改由分零售商店员进行销售。在这方面,国内零售商或许需要向国外同行学习。在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零售商百思买的店面中,所有销售人员都是百思买的员工。负责销售电子乐器的店员,甚至会被送去参加乐器培训班。何阳青坦言,由厂商派促销人员的做法已有十几年历史,马上实现转换可能性不大,但国美正在做这方面的思考和调整,“这将有利店员产生归属感,制造和零售分工越清晰,各自的竞争力就越高,同时也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
在刘步尘看来,国内家电业供零关系的前景却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二者唇齿相依,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无论是对供应商还是零售商都不利,国际化的问题也将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