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1+1>2 
(发布日期:2008/5/15 9:02:15)
  浏览人数:225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
应广大购房者和开发商的需求,本报将于近日成立《江门日报》“快乐置家购房俱乐部”,把江门有购房意愿的消费者组织起来,在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搭建高效、诚信的互动交流平台,从而达到活跃江门房地产销售,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主流媒体引导置业  

  对于大多数购房者来说,购房的过程确实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不少人为了买到心仪的居所,成天奔波,到处收集楼盘资料,比较楼盘价格,为了获得更低的折扣,更是不惜“磨破”嘴皮,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势单力薄,往往难以获取全面、更新的楼盘资讯,更别说真正优惠的价格,因此,多数购房者都希望有专业的组织能给他们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成熟,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城市,当地的媒体都已经发起成立了“购房者俱乐部”这样的组织,成功地为购房者提供咨询服务,为开发商项目提供新的销售平台。

  作为向大都市发展的江门,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住房消费日益活跃,市场迫切需要由江门主流媒体发起组织成立购房俱乐部,为购房消费者和开发商提供一系列房屋交易的增值服务。

  为解消费者之忧,充分利用《江门日报》作为江门主流媒体的资源优势,更好地架起沟通购房者和开发商的桥梁。从即日起,本报将联合各相关部门、单位、地产商、家装公司、建材公司等相关单位,成立“快乐置家购房俱乐部”,竭诚为您从选房,到购房,到装修,提供“一条龙”服务,为您减少置业的劳苦,减轻置业的负担。

  让购房者买到真正的优惠房  

  成立“快乐置家购房俱乐部”的目的何在?成立后有哪些活动内容?能帮助购房者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成立“快乐置家购房俱乐部”的目的就是依托媒体的公信力,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看楼直通车、专题讲座、集体签约团购、楼盘推介会等,把江门有购房意愿的消费者组织起来,在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搭建起一个高效、诚信的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主流媒体的权威影响和庞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帮助广大购房者获得相应的购房知识和有关信息,改变开发商、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现状;另一方面,及时将市场中的购房信息向企业传递,同时将企业所开发的楼盘项目,向有购房意愿的消费者推荐,从而保持市场供需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实现供需双方的双赢。

  实现1+1>2的效应  

  “购房俱乐部”的最大特点是“提供楼市信息,组织团体购房,享受会员优惠,提供专业服务”。报社可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地吸收有意购房的消费者为会员,将市场上零散的消费能量集中起来,形成巨大的消费流,产生远非“1+1=2”那么简单的效应。 

  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好处显而易见:第一,通过团购,更容易从开发商那里获得比个人购买更多的折扣,使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第二,及时将房地产市场中的最新信息向会员提供,解决消费者信息匮乏及收集楼盘资讯的劳顿之苦,同时有力地保证了市场供需之间的快速流通和完美链接;第三,可根据会员个人实际购房意愿情况,定期组织会员集体看楼;第四,定期组织会员活动,由一些精通楼盘销售的专业人士与您畅谈选房注意事项、购房技巧,并聘请专业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通过购房者与专业人士的反复沟通和交流,使购房者遇到的包括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较为妥善地解决,从而帮助消费者最终实现实惠买房与放心买房的目的。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同样得益匪浅:购房者集中在某一时间、地点集体签购房合同,对于开发商也可以达到烘托人气、制造热销气氛的目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销售成本,节省销售时间,加快回笼资金。何乐而不为?

  您还在为房价居高不下而犹豫吗?您还在为购房诚信问题而疑惑吗?您还在为购房条款而迷茫吗?您还在为购房程序繁琐而困惑吗?您还在为装修问题而烦恼吗?只需填写相关表格,您就有机会成《为江门日报》“快乐置家购房俱乐部”的会员。要了解更多相关活动报道,敬请关注《江门日报·楼市周刊》和江门新闻网。 (陈祺伟)

  评论

  就算“拐点”不来

  楼市还能涨成啥样

  4月27日,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指出,今年中国房价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 

  楼市还真能重演2007年的火暴景象? 

  我看不大可能。首先,市场消费动力不够,虽然自2007年年底以来,中国楼市遭遇了寒潮,市场比较低迷,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就会大幅下跌,而只是一种“有价无市”的虚假萧条。总体来看,房价远远超出普通居民正常消费水平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即便在楼市普遍高喊打折促销的“不景气”日子里,2008年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依旧上涨11%。

  更何况,自2007年以来CPI又居高不下,而普通居民的工资增长幅度却有限,在市场尚不太明朗的情形下,欲想再次掀起楼市风暴,并非易事。

  其次,投资、炒房冲动受阻。2007年房价出现火暴景象,离不开市场上大规模的炒房、炒地的冲动。经过这次宏观调控,一方面在紧缩货币政策之下,许多开发商陷入资金困境,无力投入更多资金开发建设;另一方面,经过此轮调控,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炒房者必将更趋理性。当前投资、炒房不但具有较大的收益风险,而且还面临诸多政策风险。 

  再次,住房需求被部分分流。当前各地正在大力建设一批廉租房、经适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这批住房不但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有着特定的需求人群。

  房价还真能再暴涨20年?同样也不大可能。 

  中国楼市在经历一段观望阶段之后,短期内或许有回暖反弹的需求,但从长期看,房价不太可能出现暴涨。

  一方面,日益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发发挥调节作用,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育时间不长,机制还不够完善,给一些炒房者和开发商提供了较大的炒作空间。通过此轮调控,不但完善了相关监管机制,而且还有效规范了诸多扰乱破坏房地产市场的行为,大大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使得整个行业更加公平合理,健康有序。

  另一方面,中央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机制,并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理想目标,所以无论从防范金融风险还是从维护民生的角度看,中央都不可能放任房价的暴涨。 

  所以,当前无论楼市是否回暖,房价拐点是否出现,都不用过于紧张。(吴定平 来源:《市场报》)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