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打造廉洁高效机关  
(发布日期:2008/6/11 10:05:37)
  浏览人数:1385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当前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机关党工委课题调研组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党建工作做的好不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明显不明显,直接影响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认识和分析当前机关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努力建设廉洁高效机关,是我们当前必须予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市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

到2007年止,市直机关工委下属党委7个、机关党委5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139个,共计党员2314名。部门党委下属441个党支部,党员8224名,其中这25个建立党委的部门的43个机关党支部实行市直机关工委和部门党委双重管理,以市直机关工委管理为主,下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由部门党委管理。近年来,我市机关党组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按照“常规工作抓完善重规范,重点工作抓创新重提高”工作思路,狠抓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确立了“三级抓”的新格局。近年来,市委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不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积极支持机关党的工作,带头参加机关党的活动;市直机关工委和部门党组(党委),找准位置,履职尽责,求实创新,扎实工作,保证了市委的各项要求和部署落到基层;市直机关各党组织结合实际,务实有效开展工作,把机关党建扎实推进,真正形成了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和部门党组(党委)、市直机关党组织“上下抓、互动抓、合力抓”机关党建的工作格局。

二是形成了“抓基础”的新机制。市委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年终三项责任制目标考核,建立了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党建阵地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形成了党建工作“固本强基”的良好机制。

三是创出了“抓特色”的新举措。近年来,市直机关相继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先进性教育、作风建设年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了创建规范化党支部活动,不断深化党员“菜单式、学分制”培训、“机关帮百村,党员联万户”、“在职党员进社区”等特色活动,经常性开展篮球赛、乒乓球赛、长跑等机关文化体育活动。许多单位还创造性开展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有特色、见实效的党建活动,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明确了“抓提升”的新思路。市直机关大胆探索实践了提高机关党建成效的新路子,通过几年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创立了抓党建的新载体,形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党建工作全新的思路。

五是呈现了“抓党建促发展”的新局面。各机关单位坚持以“抓党建、促业务、创佳绩”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发展大局,以提高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和党员素质为目标,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开展各项便民惠民服务,充分发挥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全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起到了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二、目前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对照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的标准,按照新时期对机关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市机关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少数市直部门领导思想上欠重视,对机关党建工作认识不足。部分领导把机关党建看成额外负担,认为抓党建工作影响本职工作,让党组织活动给行政事务让路,把机关党建工作当成“搭头”,出现机关党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做党务工作“无位无为无前途”,只想分管业务工作,不愿兼任党支部书记。个别党支部书记,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只热衷于抓行政工作,忘记了自己是党组织书记的身份,在谈到抓党建工作时,无思路、无举措、无办法,工作上不去。

2、组织设置有待优化,管理体制不顺。我市延用和执行1996年市委作出的党组织设置规定,时至今日,无论从文件解读上,还是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最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按照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所有机关及直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均应纳入机关工委的管理,但近年来,由于有些部门党组改成党委,在机关部门当中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党委比党组“权大”,纷纷要求改党委,结果形成机关部门党组织设置不合理,影响全市机关党的工作的整体推进。二是建立党委的部门机关党组织的管理问题。按照规定,这些部门的机关党支部实行市直机关工委和部门党委双重管理,以市直机关工委管理为主,党内教育由机关工委和部门党委共同负责,而党支部成员的配备、党员党籍管理、新党员发展等工作由机关工委负责。实际上是把这些党支部的工作一分为二,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造成职能交叉。因此,很有必要对全市机关党组织进行重新布置,作出科学设置和明确规范。另外,除了机关工会在机关工委的隶属领导下,机关团、妇女等组织的管理还没有在机关工委的管理之下,有待理顺管理关系。

3、机关党组织履职难,职能作用发挥不易。《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机关党组织在任免、调动和奖惩机关行政干部中有建议权,对部门工作、行政事务等重大决策有参与权及具有部门行政负责人定期向党员通报工作情况等职能,部分单位没有落实。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使机关党组织难以监督,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机关党建制度建设欠健全,执行制度不落实。机关党建缺乏硬性考核奖惩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党务工作者压力不大,动力不强,一些党务工作不落实。一是党组织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以机关干部活动代替党支部活动的现象。二是机关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措施。有些党员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不起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但很难实施处置。部分离退休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由于缺乏约束手段,难于管理。一些单位党组织没有把考评结果与干部任用、奖惩、评先评优工作等真正结合起来。三是“连心共建”活动开展不深入。

5、党建与中心工作脱节,党员教育管理内容方式不新。机关党组织停留于做表面文章,就党建抓党建,把党建工作事务化,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行政工作、业务工作贴得不紧,“两张皮”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组织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没有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和措施,学习考勤考核等相关制度坚持和落实得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效果不明显,工作缺乏实效性。把党建工作作为“软指标”,做做样子,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离,学习教育缺乏针对性。机关党组织在抓党建与业务工作时找不到有效的结合载体,党支部活动“业务化”、“娱乐化”,要么仅满足于政治学习、收缴党费、搞几个参观活动等,对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关党建工作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工作效果不佳,无法创出特色。部分党组织对党员教育仅仅停留在读读报纸、学学文件上,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对党员没有吸引力,实际效果不佳。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单位虽也摸索出一些方法,但继承不够、创新不多,党的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6、机关党建工作人员、经费等保障不力。从调查情况看,该问题也被认为是当前机关党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从整体情况看,机关党的工作缺乏既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骨干力量。按照规定机关党务干部可按照党员人数1%-2%来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但我市党员人数较多的机关党委还没配备专职副书记,主要是没有编制,设在机关工委下的党委也还没配备组织员,党建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兼职的,精力上很难集中对待机关党建,给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无钱办事一直是机关党建工作的难题。大部分部门无党建活动经费预算,因缺少经费,造成党支部组织学习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

三、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对机关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按照新时期机关党建“创‘五好’,建廉洁高效机关”目标,抓住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主线,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改革创新,务实高效,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工作,使机关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载体措施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更好地建设廉洁高效机关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1、强化责任意识,确立机关党建新认识。机关党组织地位、作用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党组(党委)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是搞好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条件。因此,要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地位,确保党组织有所作为,就必须争取党组(党委)的重视与支持。各单位应当尽快建立健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责任制,将机关的党务工作状况纳入对单位工作实绩的考评体系中去,不断提高对党务工作的认识水平,以制度的形式赋予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党建的责任和压力,明确应履行的义务,促进部门党组职能尽快到位。

同时,机关党组织要紧紧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开展机关党务工作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党务与业务的关系,围绕业务抓党务,抓好党务促业务,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要自觉把握好“三点”:一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地把思想观念从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党建抓党建的错误倾向中扭转过来,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自己在经济建设中的责任,激发和提高他们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热情和能力;二要把握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