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青年就业计划”
(发布日期:2008/12/13 11:15:53)
浏览人数:
208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法国属于高失业率国家。在解决失业问题上,法国上届社会联合政府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缩短工时。这一政策措施简单地说,就是在不降低工资的前提下将法定工作时间由原来的每周39小时缩短为35小时。对于这些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的企业,政府在财政上予以鼓励性补贴。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避免企业因经济原因裁员。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某一企业对工时的需求是相对固定的,在减少单位劳动力的工时后,企业如对工时需求减少,就可以不进行裁员;如需求增加,就不得不增加雇员,因而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可以起到维持就业甚至增加就业的机会。
二是推行“青年就业计划”,开辟青年人就业的新门路。享受“青年就业计划”的有三类青年人:一是18到26岁的无业青年,二是30岁以下的残疾青年,三是26岁到30岁无职业且不享受某些失业救济的青年。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具有两个特点,即“社会公益性”和“新兴或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如助老助残、家庭服务、环境维护、教育辅助、治安辅助、新技术推广、文体活动以及一些有关的协会。在5年内受雇用青年可享受最低工资80%的待遇,由国家提供财政补贴。该计划提供的就业机会有相当一部分带临时或过渡的性质,更多的是面向未来。
实行这些政策措施,取得出很好的效果。据官方公布的统计,在左翼执政的5年中,法国的失业人数共减少了约100万,其中,35小时工作制所创造和维持的就业机会有42万个,“青年就业计划”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有35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