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运作实践 3-1(深圳)
(发布日期:2006/1/7 17:09:22)
浏览人数:
355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会务组织: 深圳市创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举办时间: 2006年3月1-2日(9:00-17:00)
举办地点: 深圳市深南东路长安酒店
--------------------------------------------------------------------------------
会议信息:
● 课程目的
通过对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展历程的分析,探索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过程,透析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 课程特色
案例教学的方式,侧重实际运作过程的分析
● 课程大纲
一、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展沿革
◇ 创业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 ◇ 高速发展期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法
◇ 引入国际管理顾问公司的制度建设 ◇ 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与调整策略
二、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
2.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
☆ 岗位管理 ☆ 任职资格
4.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核心模块
☆ 绩效管理
◇ 考核制度的演变 ◇ 绩效管理循环
◇ 绩效改进考核 ◇ 高层述职制度
☆ 薪酬制度
◇ 战略与文化导向的薪酬政策 ◇ 独具特色的全员持股制度
☆ 培训与职业化发展管理
◇ 华为大学——中国企业的黄埔军校 ◇ 课程体系与质量评估
5.华为的招聘策略
◇ “初恋的味道”——应届生招聘
◇ “一锅端”——猎挖策略
◇ “二个文明一起抓”——攻心策略
6.华为的人才培养
◇ 岗位轮换制度——屁股决定脑袋
◇ 接班人制度——要千里马更要伯乐
◇ 能上能下——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三、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与教训
◇ 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的对接 ◇ 股权激励的利弊
◇ 艰难的新老接替 ◇ 内部培养与外部引入的冲突和矛盾
◇ 文化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关系
四、集中提问与问题解答
● 师资简介
吴建国(Jim Wu),澳大利亚悉尼大学MBA,中科院研究员,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IT经理世界》、中国企管网资深顾问。
留学回国之后,曾多次深入通用电气(中国)、摩托罗拉(中国)、中国联通等著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项目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公司战略、组织机构变革、企业文化、绩效管理、薪酬与激励等。
1996年-2002年,任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历任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兼培训总监、产品策略总监、公司总裁助理等,主持参与华为薪酬改革项目、绩效管理项目,任职资格管理项目,私募与上市筹备项目等。
2002年7月-迄今,专职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行业,先后为三一重工、玉柴机器、鲁能电力等数十家企业进行薪酬改革方案设计、绩效改进方案设计、职业发展规划设计、企业培训体系设计等。
接受过吴建国先生培训客户包括:IBM(中国)、西门子(中国)、华为技术、联想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美的集团、金蝶软件、长城电脑、中海油、万科地产、中海地产、华侨城地产、联合证券、清华大学等。吴建国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生动实用的企业案例分析、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获得客户企业的高度评价。
● 客户评价
"实例与授课主题结合的恰到好处,对人力资源的思路,有了较大的拓展,改变.”
-----青岛一枝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王元祥
“较清晰地理解了岗位分析,任职资格与薪酬设计的原理及流程,为即将开展的工作给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天伟达(香港)实业公司 张志鸿
“基础平台建设理论保障及操作方案的确定”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谢劲锋
“为公司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制度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青岛东软胜技术有限公司 梁军波
“吴老师不仅理论功底扎实,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有非常准确的把握,他所分析的案例,在我们公司基本上都遇到过。”
——三一重工总经理助理 宁文伟
“技术和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吴老师讲授的任职资格设计方案,非常便于操作,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玉柴机器常务副总经理 梁和平
“我们以前的薪酬制度一直是“二张皮”,钱花了不少,但激励效果却没有体现,如果早一点请吴老师给我们讲解一下的话,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银佳科技总经理 邹立坚
● 适合对象
企业中高级管理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
● 会务报名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06年2月28日
2. 费用: 2500元/人(含讲义、午餐、茶点、合影、通讯录)
3. 电话: 13261332770
联系人:李小姐 林先生
E-mail:17zhao@sohu.com
4. 报名方式:电话登记-->发出会务确认函-->转帐报名
信息来源:中国企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