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吸引外资新翘楚 
(发布日期:2006/3/2 16:02:20)
  浏览人数:308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依托着全球商业资本异常活跃的宏大背景,俄罗斯吸引外资日益呈现出风生水起的良好态势。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俄引资总额已达536.51亿美元。这种成效不仅改写了俄罗斯多年引进外资持续低迷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为俄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加速增长积蓄了充足的后续力量。

  成功的政策“组合拳”

  像许多国家一样,为了大量吸引外资,俄罗斯政府抛出了十分优惠和宽松的经济政策。首先,俄制定和修改完善了与吸收外国投资有关的立法;其次,在税收和关税方面放宽政策,减少某些税种和降低税率,给予投资者一定的经济实惠和利益保证。第三,实现俄罗斯银行与国际经济核算制度真正接轨,以提高外国投资者对俄罗斯的信任程度和俄罗斯在世界资本市场上的资信程度。第四,对外国投资者的财产和个人实行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险,对危害其财产和生命安全的犯罪行为加大惩罚和打击力度;最后,建立由外国大投资商组成的在俄外国投资协商委员会,加强同外国投资者的经常性对话并在吸收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俄的投资环境。

  引凤筑巢的经济特区

  对于外资,俄罗斯曾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着既爱又怕、三心二意的情况,既希望外资大量进入,为我所用,又对外资进入排挤和控制民族产业、可能获利甚多、利益外溢忧心忡忡。为了彻底打破国民的这种自恋和半封闭心态,在总统普京的直接干预下,俄罗斯重拾已经废弃多年的构建经济特区思想,以示对外开放的决心,并希望经济特区能成为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俄罗斯特区建设的实际速度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快。目前,6个经济特区已经获得了政府批准。首批经济特区的共同特点是现有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大多设在经济本已相对发达的地区。2006年,俄联邦预算将拨款80亿卢布建设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同时开始为2007年招商引资做准备工作。

  为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俄罗斯专门颁布了《经济特区法》,明确规定了入驻企业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统一社会税由26%降至14%,项目投产前5年免征联邦财产税和土地税;经济特区内实行自由关税区制度,进口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区内产品免税出口等。特区还将借鉴中国经济特区“一个窗口”的服务模式,成立特区管理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注册手续,减少行政壁垒。作为《经济特区法》内容的重要补充,俄政府还计划在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和俄进出口银行基础上注资10亿美元,成立进出口银行,以扶持特区的产品出口。

  能源成为外资追逐的重点

  资料显示,俄罗斯在世界投资吸引力排名榜中的位次已经从2003年的第17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6位,但外部投资主要流向了食品、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和商贸网络,而能源将成为外资下一步试图撬开的投资地带。

  近年来俄能源市场对外国公司的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作为前不久G8财长会议的一个核心议题,代表们极力主张俄罗斯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天然气开采设施和运输管道,但这种一厢情愿的设想再一次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拒绝。在能源开放问题上,俄政府始终没有放出乐观的口风,其矜持的态度令国外投资者英雄气短。

  对于能源领域的把控体现了能源对俄罗斯国内经济与政治非同寻常的意义。能源特别是石油永远是俄罗斯的命根子,现在如此,将来亦然。一方面,能源产业一向是俄经济支柱之一,产值约占俄工业总产值的30%,为俄政府创造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左右。而一旦这一经济命脉落入他人之手,俄担心自身经济安全的基础将受到动摇和冲击。不仅如此,石油还是俄整合内政的关键手段。石油与政治,在俄罗斯恐怕没有比这二者联系得更为紧密的概念了。因为政治的意义在于对国家主要资源的控制,而石油便是这样的资源。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俄能源领域的投资占俄国内生产总值的27%,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5%。谁控制了石油,谁就等于控制了国家。反之,谁掌管国家,谁就不可避免地力图得到对石油的监控权。
 
     能源还是俄外交领域的一个重要筹码。通过对能源的控制,俄罗斯在上游地带卡住了西方国家能源供给的咽喉,增强了与发达国家谈判的底气。事实证明,普京政府正是最近几年在能源问题上对欧美国家采取欲送还推的外交手腕,使俄罗斯在与对方的对话中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发言席位置。

  当然,从纯经济性和长远性分析,俄罗斯开放能源投资市场似有某种必然。一方面,俄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委内瑞拉化”趋势,只有通过引进外资才能淡化和改善“能源独大”的产业结构,从而消除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另一方面,俄能源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今后30年至少需要1500亿美元更新改造,如此庞大的开支远非俄罗斯自身所能承担。(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特约撰稿人 张锐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