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 Peiro:如果在十年之前,那些大型的IT技术公司能够提出这个问题的话,也就不会有SBTI的今天了。一般来说这些IT公司所面临的是两种类型的客户,一种是企业级的客户,一种是消费者类型的客户。针对企业级的客户,销售更加容易,只需要面对一个销售主体,但是却能够带来可能几百万、几千万的销售额,因为企业型的客户所进行的投资都是长远的投资。而消费者型的客户都是一种情感型的消费模式,他们会受到一些市场潮流趋势的影响,而且影响消费型用户的因素都是可以预测的,但是要真正理解中小型企业非常困难。
Andrea Peiro:这个问题非常好,可以说我们既代表大型企业的利益,也代表中小型企业的利益,而且这两种利益是互补的。可以打个比方,比如说我教你如何去种土豆,这样你能够去养家糊口,当然你必须把你收获的土豆拿到市场上卖掉,才能够赚钱。在这里你说:“我需要卡车,才能把我种的土豆拉到市场上去卖。”然后你会发觉这个市场上不卖卡车,只卖豪华轿车,你说:“这个豪华轿车对我没有用,我需要的是卡车”。如果造车的人,他们知道有人有这样一种运土豆的需求,他们就会造出卡车来,我相信你不会购买一辆豪华轿车来运送土豆,也就是说中小企业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有的时候他们没有适当的工具来解决面临的业务问题。而这些汽车行业,这些造车的人,他们因为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他们也卖不出去产品,他们也赚不了钱。
Andrea Peiro:实际上,我们是把一些最佳实践带到中国市场上来,我们并不传授一些非常具体、细节的技术,而是去教这些中小企业如何把技术应用到他们的商业中。这种对技术的使用是一种普遍性的知识,可能具体使用的产品和方案会不同,但是使用这种业务的流程都是通用的。
《新智囊》: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如何培训中小企业赚钱?
Andrea Peiro:SBTI之所以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是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小企业市场造福。非营利性组织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没有利润的,其实我们的利润还不错。但是我们不会把这个利润占为己有,我们会把自己赚取的这些利润再投入到我们为中小企业市场服务的活动上。
《新智囊》:中小企业大多是创业型的,对于创业者来说,“企业家精神”尤为重要,对此,你有何看法?
Andrea Peiro:在我看来,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规模、与企业所做的行业的类型是没有关系的,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纯粹的思维力量,也代表了一种态度,一种独立的从事商业活动的态度,他是一种叫做“自我决断”的企业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他们会不断地建立新的公司,比如说我,这是我建立的第一家非营利性的公司,我认为我不会就此止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