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管理的几个忽悠小故事 
(发布日期:2008/3/28 9:45:55)
  浏览人数:805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1.扁鹊的医术

    管理过程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反馈,反馈有利于对事情最新进展情况的掌握,及时掌握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而反馈的信息传达有的时候是存在误差的,由于信息沟通的渠道以及沟通双方理解力存在着的客观差异使得一些沟通天然存在着某种误差。

    来看一个名医扁鹊的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很多人的管理心得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实际上存在一个这样的问题,众多的病人并不是具有先知先觉的专业人士和圣人,因此对于一些没有明显信息提示的信息是很难发现其中的奥秘的,而这是每个理性人都不能逃避的现实。或许理论上,可以这么说,要事前控制等等,但是你如何知晓事前控制,为什么控制,如何控制,以及什么时候控制和采取什么方法控制最佳?而这些如果反馈信息没有明显的信息提示,是很难办到的。

    故事中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能把事情办的非常漂亮,但是缺乏一个反馈的机制,即让病人没能感觉到你给他治好病了,所以不可能得到长兄优秀医术的任何信息。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因为能让病人得知能解除一些小病,可以说有一定的成功的反馈,因此比起长兄的名气来说要好很多。而扁鹊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能让人们的反馈信息更为全面,因此名声也最为大。里面看起来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平,有能力的人得到的最少,而能力相对而言比较低的反而获得更多的回赠。但是从反馈的角度来说,扁鹊的成就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就病人的角度来说,从扁鹊身上得到的信息最为全面也最为深刻。假如有医学著作将发病的前期症状明晰的说清楚,而这些说明又能很好的传到各位病人的耳中,那么长兄和中兄的名声也势必与其医术相对应。

    同样,工作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一个现象,很努力的反而得到的承认很少,而一些做表面文章的员工,反而能得到更大的奖赏,从反馈的角度来说,因为他们给予管理者更多的反馈信息,即“我干的很出色”。因此对于每个员工来说,及时的反馈工作过程中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能让管理者及时的掌握工作的进程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二是能让管理者体会到员工的努力和成绩。因此当你工作中有进步的时候一定要反馈给管理者,不要总想着等到大功全部告成的时候再告诉老板,因为默默无闻的过程中,可能错过了老板给予的下一步的支持。自己看到的成绩是成绩,人家看到叫业绩。
2.野狼磨牙

    学习是必须的, 而且不停的学习也是一个胜利的关键。我们时刻需要学习,也时刻需要未雨绸缪,在平时要打好基础,才可能在需要的时候,能顺利上手。但是有的时候,不是什么学习都适合你的,也不是所有的管理者的教诲你都是适应的。

    看一个故事。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该故事是说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不能忽略,一个是是不是任何动物都需要准备,二是是不是任何动物都需要磨牙呢?

    的确每个人都没有不学习的理由,问题是所谓的管理者一天天的给你灌输要学习的理念。而这种管理者有两种,一个是确实需要你学习,期待你水平的提高以适应工作需求,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通过你的学习过程,他能挣到点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现在的很多培训机构都主张要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学习,他们哪有市场,生存空间就不存在了。

    第二个问题是,是不是所有需要学习的动物都要象狼一样磨牙呢?比如兔子。显然兔子要练奔跑,而不是磨牙。而我们的一些管理者看到某种技能比较好,就开始了让员工们大量的学习了,然后无论何时何地都给人家推销那套东西,一来这个人居心叵测,二来就是这个人是个百赤而已。同时来看看一个比较让人感觉到有意思的问题是,某些培训公司,恨不得希望每个公司都培训自己的产品不行。

    我们也确实需要培训,但是在培训的时候要看是不是这个时间适合,以及培训的内容是不是符合我们,不要一味的听管理大师的意见。

    3.一视同仁

    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围绕着管理目标而展开相关活动,并不能让相关活动的展开干扰这个核心目标。当看到一些活动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这些活动或任务,重要的是看出此活动为什么给出,完成此任务又是为了什么?

    一个百年老店,老掌柜在传给新掌柜儿子的时候问道:“儿,你说我们百年老店存活数百年,而历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呢?”,新掌柜想了想说:“爹,我们百年老店靠的是信誉,是对消费者的一视同仁啊。”,儿子,满怀激情豪放的继续说道“您不是一直给伙计们讲我们的传统吗就是童叟无欺吗?还记得您一直给我们讲的故事吗?”。老掌柜看着兴志高昂的儿子,没说什么。新掌柜继续说道,“您记得您告诉我的,我们店铺刚开始时候的一个故事吗?就是有次我们门店来了两个客人,一个是有钱人,一个穷人。有钱人和穷人要买同一样东西。而且他们都争执同一样东西,但是祖上最后不惧有钱人,坚持按照低价买给穷人。我们的生意不是从那时候起,才有了起色吗?所以我们店的规矩就是对待顾客一视同仁啊”。儿子说到。

    老掌柜看了看儿子。深情的说,“儿子,我们对待顾客一视同仁不假,但是要分情况,里面的缘由你要分清。当时我们买给穷人,而不买个富人,不只是对顾客平等这么一条的,我们当时刚刚起步,而周围的顾客又都是穷人,那么我们的精力就应该主要放到穷人这里。所以无论富人来的早,来得晚,出多少钱,只要一发生冲突我们都要卖给穷人的。毕竟我们还要靠这些穷人来保持小店的营生的。当然,我们再买给穷人东西后,又备了重礼到了富人那里道歉,并无偿的送上了同样的东西使得最后表面上没有得罪穷人,实质上也没有得罪富人”,老掌柜语重心长的说,儿子表情变的复杂起来。“而现在,我们的顾客也发生着变化,对于一视同仁我们不能只从表面上做文章,要作到利用表面的声誉,赢得最大的顾客你懂吗?”
 这个故事里的百年老店的一视同仁的宗旨,不仅仅是为了对待一切顾客都一样,关键是老掌柜所说的,一视同仁是为了更好的经营企业。而如果只是为了一视同仁把企业经营的本质给忘记了,那么到最后自己连一视同仁的机会都没有了。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利润,而一切的口号招牌都是围绕着利润而展开的。这里不是要告诉你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面文章来揭示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什么的。毕竟一切的口号等对消费者选择来说也是一个降低成本的方式。关键的问题是,不要为了名义上的招牌而只做名义上的事情。这样你不可能当一个合格的掌柜的。

    4.兄弟射雁

    沟通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沟通的前提是双方可能存在误解,所以沟通是必要的。

    因为双方都存在着各自的需求,而管理过程又要求双方必须对某一过程有相当的同一性。常听到老板们抱怨,这些员工也太不知道事了,刚来几天就开始知道耍滑了,难道他们就不懂干好了,我才能提拔他们,给他们提高薪水吗?也常常听到员工们自己抱怨,这些老板就知道剥削我们,干这么多一点也不知情,甚至还变本加厉的搞我们,所以这次不能再那么认真的干了,让老板拿我们当傻子使唤。

    往往在这样的争吵中,许多很好的机会由于双方的怠工而错失,从而在相互推委的过程中,使得效率降低。

    想起了一个哥儿俩故事。说是有两个<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