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是关键 
(发布日期:2008/5/19 14:46:10)
  浏览人数:248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在部署今年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时,专门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问题提出了“七个不准”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七个不准”,必须坚持从严治企,依法治企的原则。公司党委明确提出“制度第一、经理第二、重在执行”的经营管理理念,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其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健全公司决策机制。在决策体制和决策内容上,凡涉及企业战略规划、公司发展规划、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的修改及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等重大事项,都通过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党委扩大会的形式,坚持集体研究决策。二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增强依“法”治企能力。公司党委从过去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中吸取教训,认真进行了反思。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对违规违纪行为从严查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程度的不同,以及责任的大小采取不同的追究方式。通过严肃规章,规范运作,政令畅通,堵塞漏洞,达到维护规章制度严肃性的目的。三是建立落实规章制度的责任制,明确从总经理、副总经理到各个中层干部的管理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实行“连座制”。四是严格内部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公司党委坚持领导干部离任时必审、企业有重大事项时必审的制度,同时把效能监察工作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效益、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将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运作纳入有效地监控之下,促进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近年来,随着公司发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展,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制度建设的力度,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为确保新规章制度的组织实施和贯彻执行,党委又制定了执行规章制度的责任制,将“重在执行”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贯彻落实好“七个不准”,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只有不断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约束力和监督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营造积极进取、勤奋工作、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