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09/1/20 16:33:33)
  浏览人数:6335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也是海陵“率先全面达小康”、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决胜之年。继4月份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区委又根据海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决定在全区广泛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我们一定要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以及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新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率先全面达小康,建设和谐新海陵”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的重大举措;是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实现泰州加快发展、快速崛起的当务之急。 

    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旨在使全系统广大干部、党员、教师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科学发展的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在解放思想上开辟新境界,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力求新突破,在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上推出新举措,在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做出新业绩,努力把海陵建设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思考,现代教育的历史使命究竟是什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究竟是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2、通过教学,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指导意义及要求; 
    3、通过教学,理解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教学重点]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教学对象] 
    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间] 60分钟。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将进一步确保十七大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四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同时,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育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且包括使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10年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中国已经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生机勃勃、昂然向上的发展局面。与此同时,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结构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以往相对单一的社会结构正在向相对多元的社会结构演进。中国正处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或者说基本定型时期,思想观念的转型要适应社会经济的转型,但目前两者转型的步伐并不一致,思想观念的转型相对较慢,与新的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新理念没有完全确立,在这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精神“断乳”期,极易产生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以对物质利益的极度追求来弥补精神领域的缺乏。这就要求加快教育的发展,加快“文化小康”的建设。“文化小康”应包括以下特征: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全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以及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一个民族堂堂正正地生存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证。 

    适应新形势,建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二、一则报道的启示 
    
    美国《华尔街日报》 2003年10月23日 发表了记者戴维·韦塞尔发自上海的报道,标题是《中国对教育投入太少,可能忽视了人才培养》,其中的一些观点,讲得非常深刻。 

    报道指出: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对教育的投入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1998年—1999年,中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对有形资产的投入大约是它的15倍。土尔其对教育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印度为3.2%,菲律宾为4.2%,而美国是5%。报道认为这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尽管20世纪技术的发展令人赞叹不已,但美国繁荣的秘密在于教育。中国最近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人瞩目,但只有把资源从公共工程和摩天大楼向学校转移,这种成功才能保持下去。投资教育也许不像盖办公楼那样见效明显迅速,但它的收益更加持久。教育可以帮助那些落后者及其子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工资收入。 

    这篇报道,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第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是自然就可以协调的,如果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国家的持续繁荣有赖于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特别是贫穷人口的技术培训及其子女的教育; 
    
    第三,只有缩小孩子们受教育的差距,才能缩小孩子们今后收入上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就不仅仅是个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传授问题,也有今后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意义; 

    第四,要用国家的力量,以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建立一种长久的机制,把受教育的权利还给所有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能够适应社会的竞争,都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和学习,而不是说得多、行动得少; 

    第五,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可以做的是: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歧视学有困难的学生,同时,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多给学生以良好的期待和鼓励,多给学生发展自我的机会,要让你的学生以坦诚、积极、开放、自信、乐观而又坚毅的人格,坦然地面向未来。 

    三、一项研究的启示
    
    江苏省教育科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所康曾对百名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背景进行了研究分析。魏所康对100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年龄、家庭出身、中小学学业成绩等多种因素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一一分析下来发现,创新能力成长与家庭出身、经济条件、中小学学业成绩等因素都有关系,但都不是决定性的。60%的获奖者认为,决定性因素是“兴趣和好奇心”;20%的人认为,决定性因素是“问题意识”,主要指分析能力强、大胆怀疑现有结论是否正确、选择正确的课题或问题进行研究等;另有20%的人认为,毅力是决定因素。
    
    既然创新精神是好奇心、问题意识和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那怎样把这一结果贯彻到对学生的培养中去呢?一句话,就是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关系。我国人才培养一贯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优,语数外理化五项全能。这样一来基础知识扎实了,但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成长。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