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2013年世界贸易报告》摘编之一: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13/7/27 23:47:04)
  浏览人数:521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7月18日,世贸组织(WTO)发布2013年贸易报告称,世界贸易和多边体系的未来将受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重因素因素,包括技术创新、生产和消费格局转变以及人口变化。在谈及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时,报告主要观点如下:

一、工业革命是现代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交通和通讯领域的显著技术进步,以及人口及投资的增加,使国际贸易在19世纪和20世纪获得了持续性增长。在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贸易自由化对于扩大国际贸易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在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加强合作减少贸易壁垒,对于贸易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中实现持续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特点主要包括:

首先,1980—2011年间,全球贸易总量和总值均显著增长,其中大部分来自制造业产品贸易的增长。但是,如果以附加值来计算,服务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过去的30年中,全球贸易增速远快于GDP增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解释为国际供应链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生产水平看,这一时期全球贸易增长更多是由于贸易的集约边际(intensive margin of trade,即现有产品被用于贸易的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当然,贸易的拓展边际(extensive margin of trade,即开展新产品贸易)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
第二,近几年,国际贸易市场的新主角不断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印度、韩国、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无论是制成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显著提升。特别是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与此相反,1980—2011年间,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口中的比重下降。那些自然资源出口国和地区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随着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而变化,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表现疲弱,当前则处于高点。因此,非洲2011年在全球出口中的比重,与1990年时几乎相同。巴西则既是初级产品出口国,也是制成品出口国,尽管自1980年来,该国在全球出口和进口中所占比重均有提升,但其在全球出口和进口中的排名却相对保持不变。 

第三,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都更加多元化。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经济体,其出口集中程度往往更高。 

第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更加区域化,亚洲尤其如此。与此相反,近年来,发达地区区域内贸易所占比重或停滞不前(如欧洲),或出现下降(如北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均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上升有关。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比重的增长,不仅繁荣了亚洲的区域内贸易,也促进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全球贸易由少数大型跨国贸易公司主导,这些出口“超级巨星”在决定全球贸易模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一国之内或国家之间生产活动的分工细化给传统贸易统计方式带来问题,催生出以附加值为主要计算手段的新贸易体系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显示贸易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三、展望未来的贸易发展趋势:一是发展中国家必将继续崛起,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会增长。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从充满活力的全球经济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获益更多。同样,当宏观经济不振、贸易冲突增多时,发展中国家的损失也更大。二是对各国而言,服务将在全球贸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尽管区域性贸易安排是当前趋势,但多边贸易的重要性不会丧失,并具有显著提升的潜力。(宋扬李振华)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