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精神——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创新调查(一)
|
公司名称: 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2010/4/10 |
|
|
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对上海提出了“四个率先”的更高发展要求。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是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今天我们讲述了一个乒乓球的故事???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一个面临种种艰难的国有老企业,十年来依靠不断的自主创新,攀上了乒乓器材行业世界第一的高峰。本报记者的系列调查,将从战略、机制和人才等多个视角,揭示“红双喜”自主创新的精彩实践。
不可思议!
小小的一个乒乓器材行业中,却做出了那么“大”的世面:产品销量、品牌价格、经济效益三个世界第一。
土土几幢老国企时代留下连电梯都没有的旧厂房里,却搞出了那么“洋”的名堂:世界冠军专用、顶级赛事专用、国际标准专用。
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的十年自主创新路,奥秘何在?
十年前的“时髦战略”
“我们就是要做世界第一!”如今挂在红双喜员工嘴边的这句话,十年前写进公司战略时,被很多人“嘲”为“蛮赶时髦”的。
1995年,上海乒乓球厂、上海球拍厂、上海体育器材一厂、上海体育器材三厂、上海体育器材四厂合并成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总厂,也就是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和大多数老国企一样,刚合并时,杂乱无章。
产品乱:天上飞的滑翔机、地上立的篮球架、水里漂的帆船板,整个“海陆空大全”;商标上百个,品种数千种,光乒乓球牌子就有红双喜、雄鸡、光荣……
资金乱:企业账面资产 2000多万元,负债却高达 1.1亿元,还不算欠职工的大笔应报医药费和集资款……
人心乱:正式员工 1400多人,退休职工 700多人,有想辞职的,有怕分流的,有提议全部转型搞三产的,有主张各厂竞争百花齐放的……
越是乱,越需要以创新的思路确立战略重点。总厂首任厂长、原上海乒乓球厂厂长黄勇武深知:老国企人多钱少设备陈旧,必须五根手指捏成拳头,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哪个点突破?相比其它产品,红双喜乒乓器材历史最长,知名度最大,群众基础最广。黄勇武自己编制了总厂第一部发展战略言人所未言:“公司要聚焦一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乒乓器材,占据国际乒乓器材高端市场的世界第一份额。”
有的同志轻描淡抹:“听来很鼓舞人心。”
一些员工满脸不解:“战略是个啥玩意?”
黄勇武掷地有声:“人们永远只记得冠军,红双喜就是要做世界第一!”
冒着被打上家门的危险,黄勇武大刀阔斧整合商标削减产品线,上百个商标仅保留不到十个,几千种产品砍到只剩几十种,集中做强红双喜乒乓器材。
顶着被讥为“发神经”的压力,黄勇武“卖掉”市中心一家手工作坊式工厂的土地,换来全厂第一条生产乒乓球台的现代化流水线。
背着“败家子”的骂名,黄勇武请香港公司注资入股,将国企总厂改制为沪港合作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发展争取宽松经济环境。
……
十年前的风刀霜剑已成追忆,十年后的事实印证了当年的超前胆识。红双喜的经验告诉我们,自主创新重点是战略创新,传统老国企既有包袱也有资源,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
|
|
中国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国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400-606-90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