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克兰帝童装品牌在非主流里游弋的小鱼
|
公司名称: 派克兰帝服饰有限公司 2010/10/14 |
|
|
“收获的年份在未来。”罗建凡永远是不温不火的语速,面带微笑。这一天,派克兰帝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为2007年度“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不过他的语气并不轻松,“每次丰收,接下来的日子就越头疼。”
他的“小鱼”派克兰帝已经游了13年,年销售额早已经过亿,但他却还是不着急让它迅速变成一条大鱼。
派克兰帝谨慎地在一个行业内游弋,绝不跳出这个行业,但这条小鱼总是游在前面,貌似非主流。
有趣的是,总是过了许久,潜行的主流合上了这条小鱼的节奏。
没有工厂的“皮包公司”
1994年,做IT的罗建凡回国时发现,哥哥罗杰凡开办了一家儿童服装店。这家店经营的都是出口转内销的外贸货,这些性价比高的外贸童装颇受消费者欢迎。
没过多久,“兰帝儿童世界”就开出了三家店。1995年,罗建凡去往美国,准备将家搬回中国。
到现在他都记得哥哥的那个电话。有一个位于西单华威大厦的300平方米的卖场,到底要不要租下来开新店?
担心汹涌而来,“那么大的一个店,光是一年的租金,几乎用上了大部分的收入。”罗建凡的第一个反应是犹豫。
不过很快,他开始仔细回顾过去的经营思路,并且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分析了整个市场的状况:儿童服装行业个体户云集,且是个卖方市场,分析出来的结果让他有了底气。
决定租下新的卖场之后,罗建凡进一步想到,在这个卖方市场里,居然没有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合适的品牌。
罗建凡感到惊讶。在美国的生活,让他对购买一个品牌的产品已经司空见惯,而这样的习惯在中国,特别是在童装行业没有得到支持。
另外一个直接让童装品牌“派克兰帝”诞生的原因是,此前销售出口转内销的外贸货,其数量很难获得保证,产品也是每一单都不相同,风格很难延续。
做IT的罗建凡彻底转换了身份,他决意进入童装行业,一条卡通小鱼被定为这个企业的品牌Logo。
一开始就做的信息系统
“外行做内行的事情,就要发挥外行的优势。”罗建凡的逻辑是,不能以通常的眼光去做童装行业,Nike、Adidas成了派克兰帝的榜样。
“中国的服装加工厂漫山遍野,我们抓两头,进行优势组合。”派克兰帝抛弃了传统的投资大、见效小的加工环节,而抓住了品牌营销和产品设计两个环节,全面向Nike、Adidas学习。
要知道,那是1995年的中国,人们很难理解这个奇怪的想法,派克兰帝一度没法与迷惑的同行沟通,甚至有一段时间里,这家公司被叫做行业里的“皮包公司”。
终于在加入WTO的前两年,人们发现中国作为服装加工的大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派克兰帝这才“合上了主流”。
合不上主流的还不止这一件事情。从一开始做品牌,派克兰帝就引进了微软的信息系统。后来又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事实上,一般的中国企业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引入ERP系统,员工要逐步适应系统,系统要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
派克兰帝把这个过程提前到创业期。“不存在谁适应谁的问题。”罗建凡和创业团队的IT背景让这个过程变得 |
|
|
中国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企业新闻是本站品牌会员企业自行发布的新闻,若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均与本站无关,特此声明!
※ 联系方式:中国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400-606-9002
|
|
|
|